协会信息

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第三届“安全生态染料颜料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

发布时间:2014-04-24 信息来源: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 浏览量:412

2014年4月14日下午,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第三届“安全生态染料颜料发展论坛”在上海凯博佳豪大酒店白玉兰厅召开,论坛由首席主持嘉宾章杰、沈永嘉共同主持。

本次论坛是在我国成为染料生产的第一大国,染料产量的快速增长,并在2013年的限产、政府部门调控下,染料涨价形势下召开的,企业管理者、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纷纷从宏观形势、经济预测、高端技术等各抒己见,献计献策推动行业染料、颜料向安全生态发展。

上海涂染协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工章杰作了“2014年禁限用纺织化学品最新动态” 信息报告:李总理最近明确提出“坚决向污染宣战”,这是党和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向污染进军的战斗号令,回顾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污染事件,表明我国纺织品和排放的废水中仍存在着不少有毒有害物质,这是最大的污染之一,也是影响行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2011年7~8月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经过调查接连发布了两份调查报告即“时尚之毒” 和“毒瘾于衣”;2012年11月20日该组织再度发声,又发布了“潮流·污流:全球时尚品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指出这种污染几乎涉及到全部品牌,2012年底根据欧盟统计,我国被召回271项出口到欧盟的纺织服装产品,占各国被召回同类产品的48%,不仅同比增长60%,而且比上年上升4%,2013年春节前后上海又发生了触目惊心的“毒校服”事件。为了彻底与这些污染决裂,近2年世界各国采取了加大力度和加快速度发布信息、制定法律、建立标准、加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2014年最新动态:ECHA接连公布了两批13种SVHC侯选清单,2014年1月8日发布了“Oeko-Tex Standard 100”新版本,. 2013年AAFA发布了第十二版和第十三版RSL,2013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禁限用纺织化学品法规,2013年6~7月ETAD推荐了有机着色剂中有机杂质限制值,2013年我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执行情况,2014年国内外禁限用纺织化学品的最新动态再次告诫人们,当前国内外都在加大力度和加快速度禁限用有害的纺织化学品,纺织化学品和染整、毛纺等行业必须充分认清,改变这种局面越来越大的压力和紧迫性。两方面的行业要以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姿态主动出击,高度关注最新动态,大胆创新、积极替代、才能不断客服影响行业节能减排、转型发展的障碍,生产出满足市场要求的绿色、生态、环保、安全、放心的纺织化学品和纺织品,为振兴行业和发展经济出力。他的报告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东华大学教授宋心远作了“纺织品小浴比染色技术进展”的报告:数千年来,纺织品染色一直以水为介质。这不仅是水容易获得和排放,而且价廉,还由于以水配制染液可以将纺织品染成色彩艳丽,因为水是绝大多数染料或其隐色体的良好溶剂,即使难溶性的染料也可以制成均匀稳定的分散液进行染色。但是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严重,也随着世界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水作为染色介质的缺点愈来愈受到关注。因为纺织行业,特别是染整行业是工业用水最大用户之一,加工产生的污水非常巨大,纺织品染色每千克织物的耗水量在100 L以上。据粗略估计,每年全世界有6 000万t的纺织品染色,也就是说,需要约6万亿升的水,这些水用后相当一部分未处理而排放到江河中,严重污染了环境。另外,在加工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水需要加热,有的要烘干蒸发至大气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说水作为染色介质,不仅用量大,污水排放量高,还消耗的能源量大,为此,近年来染色加工开发节水或少水染色技术是国内外重点之一。节水染色技术中,进行小浴比染色又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而且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设备制造商生产了一批超小浴比染色的溢喷和气流染色机,染色浴比可降到1︰3.5以下,如果不包括纺织品的水浴比还要低,因此,染色特征和适用的染料和助剂不同于常规染色。他介绍了研究开发小浴比染色的专用染料技术发展及应用,小浴比染色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给与会代表很大启发。

在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水鹤的推荐下浙江山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过介生介绍了分散染料生产情况及使用新型木质素的技术问题,给上下游产品的单位很大帮助。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高工江成真“新型木质素分散剂,助推绿色染料” 我国染料工业发展迅速,染料的产量和产值持续增长,2010 年以来,染料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染料品种也不断增多,其中仅分散染料的品种就超过100 个。可以预见,染料分散剂的市场前景广阔。萘系染料分散剂由于其高温稳定性不佳、价格较高、对石油有依赖性及不环保等缺点使得此类分散剂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人们对绿色低碳环保的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木质素染料分散剂以其来源丰富、绿色环保、易生物降解的独特特点,已渐有替代萘系染料分散剂的趋势,现已在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的加工和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新型绿色的木质素染料分散剂的研制成功是我国打破国外高温型染料分散剂对国内市场的垄断的第一步,为以后高温型染料分散剂的研发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沈永嘉作了“不断进取、精益求精—高性能有机颜料合成工艺改良的一些实践”:国内生产的颜料产品主要为中低档品种,只能满足低端用户和一般用户的需求。高档品种的总产量不到1 万t,不到全球高性能有机颜料产量(>3 万t/年)的1/3。高性能有机颜料在我国不仅产量低,而且品种单调,我国对高性能有机颜料的研究主要是由国内的骨干企业承担与完成的,受研究队伍及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学术所限,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目前国内高档有机颜料的生产,其原始工艺均来自国外早期的专利,这些工艺按照今天的要求来看,存在单位能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大的弊端,与目前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要求有相当大程度的不合拍。他重点介绍了:C.I.颜料紫23 颜料前体(粗品)的合成工艺改进、颜料中间体-5-硝基-6-甲基苯并咪唑酮的生产工艺改进和DPP 颜料粗品合成工艺的改进,给有机颜料行业同仁拓展了思路。

沈阳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王永华作了“加强工程化研究,打造高品质有机颜料”技术报告:我国偶氮类着色剂的技术研发水平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颜料品质还未能全面达到国际高水平,在应用性、专业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工程化研究不足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国偶氮颜料的生产模式是以人工操作为主的间歇式生产,生产装置也是传统的庞大的反应釜。这种粗放的生产模式带来了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差、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国际上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已经完成了规模化向精益化的转变。我国在新工艺的研究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其中工程化研究力度则稍显不足。先进的工艺需要依托先进的设备发挥其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劳动力短缺以及“三废”排放等问题日趋严峻,粗放的生产模式将给生产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不仅会制约行业的后续发展,也会逐渐削弱我国的偶氮颜料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加强工程化研究,实现先进工艺的完美转化,进而提高我国偶氮颜料的整体竞争力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在行业内也是达成共识的。

她从偶氮颜料连续化生产技术研究历程、不同设备型式颜料合成效果对比、管式连续化生产装置精益化对比等分析,研究,认为:要提高国产偶氮颜料的整体水平,保持其国际市场的长久地位,在加强工艺研究同时,也要重视工程化研究。尽快实现精益化生产模式的转变,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减少“三废”排放,提高工人的劳动保护,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打造高品质的偶氮颜料。

本次论坛发言热烈:上海颜钛实业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奇兵作了“苏达山携手颜钛服务中国市场”的介绍;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EMBA项目主任张伟伟作了“能源化工行业高层人才培养-EMBA项目介绍”;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陈信华作了“颜料在塑料上应用技术趋势”报告;密友集团技术经理吴建新作了“密友装备•气流粉碎机系统技术介绍”;河北省染料与颜料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工程德文作了“关于荧光增白剂标准化工作的几点补充—介绍五个即将颁布正式实施的荧光增白剂标准”的信息发布;广州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化工装备展项目经理盛莉作了“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化工技术装备展览会介绍”;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博士、高工甘宏宇作了“液相色谱法在荧光增白剂CBS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的技术分析。

杭州下沙恒升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严一作了“考察丹麦—引进国外染料后处理装备随感”:高级工程师严一先生,以回忆的方式叙述了引进国外染料后处理装备的随感,虽然在高龄、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为染料行业的发展积极地奔波。他曾在丹麦考察就是想解决我国染料行业的薄弱环节—染料生产的后处理问题。他说:一个项目的引进,虽然影响不大,但一个行业的发展则会影响到社会。我们从事的社会管理、经济管理都离不开实践,我们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吸取它国的长处,才能开创和发展我们的事业。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安全生态染料颜料发展”,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已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深受广大会员单位的欢迎,在行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期盼明年举办更大规模的论坛,为推动行业生产发展作贡献。

版权所有: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  沪ICP备18003265号-1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966号1704室 邮编:200070 电话:021-62127163 E-mail:13901736318@163.com

技术支持:上海屹超

备案号:沪ICP备18003265号-1

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
微信公众号